聚焦課堂設計 提升教學實效
---記初中語文教研組主題教研活動
2020年6月3日-6月10日,我校初中語文教研組開展了主題為“聚焦課堂設計,提升教學實效”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學校領導蒞臨指導,語文組全體教師積極參與。
一、緊扣學生所需,精思課堂架構
倡議書寫作屬于應用文寫作,一般都有明確的寫作目的,確定合理的措辭。學生能夠看懂倡議內容,但是對擬寫一份合適的倡議書是比較陌生的。預備年級備課組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精心構思,同課異構。陳琪老師緊扣學生所需,輔導了擬寫倡議書的方法。從課前的寫作準備(羅列小區不文明現象),到課堂中的頭腦風暴,進而聚焦清單中一條作為倡議方向,再到以“不文明養狗”為例,比較分析尋找解決具體合理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措辭和格式。于長虹老師則抓住應用文寫作要求和格式的難點,采用學案的方式,帶領學生以身邊常見的現象,根據倡議書的寫作要求和具體格式,當堂完成一篇倡議書,強調措辭的重要性,鼓勵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同的課堂架構,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所需。
二、設置核心問題,優化思維品質
統編教材的教學重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以及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北冥有魚》是部編版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陳熙老師精心設置了本文的核心問題,設計具有思維梯度的問題鏈,幫助學生分析問題之間內在的邏輯關聯,逐層深入地解讀文本。徐韓君老師在教授《登勃朗峰》時,則以“指導學生了解游記特點,把握游記基本要素”為主題構建課堂教學,安排教學步驟。通過先整體感知,理清游蹤;在品讀語段,整理出閱讀游記的思路方法后;進一步運用所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賞析。讓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游記的閱讀方法,把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優化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貫通前后理解,形成答題路徑
記敘文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能力考查的重點,也是學生的弱點。面對即將來臨的中考,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呢?初三備課組的楊賀琰老師以“聚焦記敘文易錯點——貫通前后文的理解”為主題構建課堂教學。楊老師通過小專題的形式,把目光聚焦在學生的易錯點上,通過中考真題的練習,讓學生領會到句子含義題、句段作用題、賞析標題類型題目這些常失分的題目錯誤的原因,實現從會做一道題到會做一類題的飛躍,繼而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的效果。
本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已圓滿地拉下了帷幕,此次活動為各備課組營造了良好的交流研討的氛圍。教師們將會借由此次活動,不斷地提升自我的學養以及鉆研的韌勁,帶著收獲與思考,在更廣闊的語文教學天地中扎實穩健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