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耕耘忙 教研吐芬芳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的有效落實,上海進入常態化防疫階段。從5月18日起,我校初、高中各個年段的學生均已復學,目前正處在線上與線下銜接、過渡的階段。眼下已進入第13周,期中考試即將來臨,部分年級還將迎來學業考。如何在充分考慮本學期疫情的實際情況下做好各項常態化的教學工作并確保教學質量呢?5月25日,風范中學的會議室里,各學科的教研組長們濟濟一堂,共同商議近階段的教學工作重點,明確工作的方向。
會議由教導主任韓冰老師主持。韓主任首先對各教研組復課后井然有序的工作狀態做了肯定,同時她從教學銜接和心理健康兩個角度,對各教研組的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注重教學銜接
1. 溫故知新。
知識掌握一定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線上到線下,各教研組要注意知識點以舊帶新,不能盲目趕進度,避免讓學生和老師產生焦慮的情緒。在復學后,各個備課組充分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了本學期后階段線下教學的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經各教研組長仔細把關、調整后,再由備課組依計劃有效實施,務必確保教學節奏合理,本學期教學計劃順利完成。
2. 骨干引領。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才能出課堂效益。復學后,各教研組加強了組內聽課,尤其是加強了對年輕老師教學業務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骨干教師走進年輕教師的課堂,進行課堂觀察,對他們提出合理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年輕教師走進骨干教師的課堂,通過觀摩學習,直觀地了解優質教學設計的魅力。優質課堂要能夠貼合學生發展的需求,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初中英語組的教研組長黃雪麗老師主動請纓,率先垂范。她以一節博得一致好評的語法課為青年教師樹立了優質課堂的典范,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啟迪思維的各個教學活動設計為青年教師打開了教學思路。通過骨干引領,年輕教師在復課后加強學習,正在迅速成長。
3. 眾智共創。
緊密團結才能共渡難關。在線上教學期間,風范中學的各個教研組就通過釘釘、騰訊和希沃云課堂等平臺組織教研組內的老師們進行過多次的教研探討,從而順利完成了線上教學輔導的工作。進入線下,更要把眾智共創的工作風格保持和發揚。復學后,組內老師們要緊密團結、充分協作,通過教學資源分享、空中課堂網上教學課程學習和探討、組內互相聽課學習、作業布置的經驗交流、甚至是信息化技術教學手段的互相教授等達到共同進步,事半功倍。
二、重視師生心理
雖然復學后各項教學活動慢慢越來越趨于常態化,但是師生的心理健康仍然是學校工作的重要關注點。
1.通過專業人士的指導緩解教師壓力。復學后,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了心理學專家陳默老師《笑迎返校---班主任如何關注學生返校后的心理健康》和廖麗娟老師的《復教復學心理建設》講座,確保老師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各教研組的老師們要繼續積極調試心理,進而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狀態,尤其要注重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技巧,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
2.通過全方位的心理輔導呵護學生心靈健康。復課后,大隊部布置的第一期板報主題是“縱歷疫情考驗,歸來仍是少年”。積極正能量的標題和同學們的戰“疫”小報為同學們營造了良好的教室環境和心理氛圍。各教研組也要充分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心理疏導和情感教育。 在疫情面前,教育工作者都要抓住教育的契機,時刻謹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研組要充分探討學科德育的外延,關愛學生心理,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本次教研組長會議讓各位組長們更加明確了今后的重點工作和努力方向。各位組長們紛紛表示,會盡快把會議精神傳達給組內老師們學習,充分調動組內老師們的聰明才智,貫徹落實學校的教學工作,用智慧課堂戰“疫”,讓學校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