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至2018學年度)
青年教師是學校師資隊伍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沙掷m發展的源泉,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青年教師發展成為有智慧的優秀教師,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反思探索,外部的支持和幫助。
一、培養宗旨
以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結構,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全面嫻熟的教學技能,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現代化教學改革意識和素養為標準,逐步促進青年教師的成熟度,使其盡快成長、成材。通過培養與鍛煉,使優秀青年教師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二、培養目標
1.熱愛教育事業,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能獨擋一面的勝任各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并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機的整合。
3.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深厚的教育理論修養,具備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三、培養對象
三年內(含三年)新上崗的青年教師及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
四、培養措施
1.強化“三課”制度,即青年教師要上好入門課、匯報課、達標課。
第一階段,入門階段,青年教師要學會上課(入門課)。新教師要適應學科教學各項工作,掌握學校工作的一般規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謙虛謹慎,勤奮努力,初步掌握教學常規和教學基本功,熟悉教學大綱和教材,懂得課堂設計,能夠調控課堂。學校將組織評審組聽取青年教師授課。聽課采取不事先通知的方式。并組織課后評議,在此基礎上給出評價并附分存檔,評課采取面對面方式進行。9月下旬開始至12月份進行青年教師的“入門課”聽評課活動。
第二階段,匯報課,組織好課前磨課、說課,課后評課,寫好教后感或反思。由各備課組組織實施,備課組全體教師都要參入聽課、評課,12月份進行。匯報課須提前通知級部領導及學校分管領導邀請相關人員參加。
第三階段,上好課(達標)。要對照落實教學大綱的各項要求,嚴格按教學規律辦事,突出學科教學特點,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教學方法,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掌握教學基本功,穩健而扎實的開展教學工作,在吸收他人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研究課堂教學最優化,教學基本功全部達到合格標準。達標課驗收安排在2018年3月和4月。
2.拜師結對
在第一學年開學初開展“師徒結對喜牽手,教學相長共發展——拜師結對”活動,提出目標和要求,按學校有關規定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師傅做好“傳、幫、帶”工作?!皞鳌奔磦魇诮虒W經驗和方法;“幫”即幫助熟悉教材、大綱,熟悉高考,掌握教學基本功;“帶”即帶出好的教學作風和思想作風。青年教師除了向老教師學師德、仔細研究老教師的講課技巧,學習老教師的教學思路外,還應該學習以下幾個方面(1)如何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教具、備學生等),(2)如何寫教案(基本內容、書寫要求等),(3)如何上好課(組織教學、課堂調控、教學語言、情況應變、講練結合等),(4)如何更好地輔導學生(課內與課外、點與面、主與次、難與易、學生學習心態等),(5)如何布置、批改作業(及時必要、有針對性、講究價值、適量效率;精批細改、面批面改等),(6)如何擬定試卷(典型性、覆蓋率、難易度等),(7)如何講評作業與試卷(針對性、聯系性、特殊性、普遍性、代表性等),(8)如何做好教學經驗的總結與升華。
要求指導教師教案公開,課堂公開,輔導公開,以便于青年教師及時聽課學習。青年教師要寫課時備課詳案,教案要征求指導教師的意見。上課要聽一節講一節。師傅要聽被指導教師的課,每周不少于1節,切實做好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四個環節,期末做好對師傅、徒弟工作的考核。
3.制訂自我專業發展規劃
每位青年教師要制訂一份具體的“青年教師職業素養發展記錄冊”。(以年級為單位于9月30日前交教導處)
4.加強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1)每學期研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并寫一篇讀書心得。(學期末交學校備案)
(2)學校每學期開設教育教學專題講座若干,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做好筆記、做好反思,學期末交學校備案)
5.強化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和校團委一起第一學期組織鋼筆字、希沃授課助手應用能力、普通話、說課比賽,第二學期就愛崗敬業、了解學生、思想工作、教學方法、教學效率等問題舉辦“風范論壇”青年教師講座,并組織教案設計比賽,進一步促進、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6.快速提升教學業務能力
①在帶教老師認真指導下,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編制2份練習題,每學年擬出至少一份高質量的階段測試題。
②每學年學校舉行一次青年教師教學評比,搭建舞臺,展示才華,并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市級的教學評比。
③青年教師本學期交2份教學反思:總結本學段教學的得與失。期中考試前夕交1次,期末考試前夕交1次。
④青年教師每人預備2個聽課本,1個記錄備課組統一聽課,另1個記錄聽師傅的課或者聽其他骨干教師、名師的課。學校將在期中及期末考試前夕檢查這些聽課筆記。
7.建立青年教師成長檔案袋
學校對每位青年教師建立成長檔案袋,記載青年教師的成長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