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釋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下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制。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它始于黃帝、備于堯舜、定型于周朝、興盛于明代,集獨特的染、織、繡于一身,以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為特點,是“華夏文明”“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中國文化和東方美學。
“漢服華裳秀妙韻”最初是學?!皦粝胛枧_”展示活動中的一個頗具開拓性而又十分成功的探究學習的典型案例。隨著學?!芭囵B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教育目標的日趨完善,學校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更符合“風范教育”模式、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課程,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 PBL-STEAM“漢服華裳”校本課程應運而生。我們用學習模式+教育理念的方式,融創性地提出了建設PBL-STEAM校本課程的方案并予以落實。這是一種融科學教育、技術教育、工程教育、藝術教育和數學教育為一體的全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風范”教育的主體是全體學生,PBL-STEAM獨具的項目式學習模式提倡的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動員學生主動參與,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共同完成項目內容。就如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家杜威說:“(學校教育)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結果他們自然地學到了東西?!?他還指出:“如果我們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單純學一些文字……就要想到日常生活中使人對活動感興趣和從事活動的那些作業?!笔聦嵶C明,先進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與學生的積極參與兩者一經碰撞,就能綻放出異彩紛呈的火花,“漢服華裳”校本課程就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們深入實踐,轉變教育理念的成果。